查看原文
其他

【要闻】“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 ——习近平情系历史文化遗产的故事

北京人大 2022-07-09
要闻

“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

  从良渚古城遗址申遗到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从敦煌研究院座谈到云冈石窟考察,从指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张金名片”到强调“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守住民族之魂的战略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关心和推动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留下了一段段动人故事。
 
  寻根:“不断加深对中华文明悠久历史和宝贵价值的认识”
  “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过怎样的路?”
  漫步于杭州良渚古城遗址公园,5000多年前先人创造的“神之王国”,其文明的灿烂令观众们发出情不自禁的追问。
  浙江余杭良渚,意为“美丽的水中之洲”。千百年来,这里埋藏着古老文明起源的秘密。肩负寻根溯源的历史使命,4代考古学家在这里孜孜以求,探寻文明留下的最初印记。
  但是,新世纪之初的良渚遗址,曾一度处在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中。在经济利益面前,许多人并不能理解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揭示文明起源意义何在。
  “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2003年7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赴良渚调研,对遗址的历史地位作出阐述。
  扎实有效的举措有力开展——设立良渚遗址考古与保护中心,余杭区实行“城市发展反哺遗产保护机制”、将良渚遗址区外城市开发所得的部分财政收入用于遗址的保护……
  2007年,格局完整、规模宏大的良渚古城重现人间;2009年至2015年,由11条水坝组成、控制范围100平方千米的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显露真容……
  2016年,著名考古学家宿白、谢辰生、黄景略、张忠培致信习近平总书记,希望促成良渚遗址早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习近平总书记对此作出重要指示:“要加强古代遗址的有效保护,有重点地进行系统考古发掘,不断加深对中华文明悠久历史和宝贵价值的认识。”
  2019年7月,在阿塞拜疆举行的第43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传来喜讯——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没有根,就没有未来。
  5000多项考古发掘项目有序开展,中国境内人类起源、文明起源、中华文明形成发展等关键领域考古项目重点实施……“十三五”期间,中国考古重大成果丰硕。
  悠久的文明传承,不再仅仅是史书中泛黄的记忆;每一块铸就民族血脉的基石上,正深深镌刻下文化自信的印记。
  保护:“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2020年11月,江苏扬州。
  运河两岸,绿意盎然,飞鸟翔集,亭台错落,移步换景。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扬州城南的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沿着亲水步道一路察看。
  “吴城邗,沟通江淮。”
  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下令修建邗沟,欲以水路沟通江淮、争霸中原。无人料到,这个原本为军事目的落下的第一锹,最终成为一项泽被千秋伟大工程的重要起笔。
  “千百年来,运河滋养两岸城市和人民,是运河两岸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希望大家共同保护好大运河,使运河永远造福人民。”在码头,习近平总书记同市民群众亲切交流,对大运河的保护念兹在兹。
  悠悠岁月中,大运河以水波为曲、桨帆为歌,传唱着中华民族奔腾浩荡的历史壮歌,积淀了深厚丰富的文化内涵。
  2014年,中国大运河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激动之余,专家们道出担忧:申遗成功的大运河,能否更有尊严地活下去?
  这种担忧并非没有根据。
  以扬州为例。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运河三湾区域聚集了大量农药厂、制药厂、染化厂等企业,环境污染严重。
  长期以来,这条曾哺育亿万中华儿女的古老河流,面临着遗产保护压力巨大、传承利用质量不高、资源环境形势严峻、生态空间挤占严重等突出问题和困难。
  对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永远是第一位的。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扬州,为了大运河生态而关停“每年能够交税2个多亿”的化工厂;杭州,出台我国首个保护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的地方性法规;河南,建立遗产档案和监测系统,及时掌握大运河水质、水量、环境等情况……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掀开了大运河历史的崭新篇章。
  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世界遗产委员会对我国大运河保护管理工作高度赞赏。大会报告指出,中国为应对遗产保护和管理工作方面的问题做了大量工作,这非常引人瞩目且具有重要意义。
  “十三五”期间,我国文物保护力度持续加大,2000多项重点文物保护工程有效实施;完成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登记,国有可移动文物丰厚“家底”得以摸清;建立文物违法案件督察约谈机制,开展卫星遥感监测,完善违法举报受理机制……
  “保护文物也是政绩”——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强调的科学理念,让登得上城楼、望得见古塔、记得住乡愁的美好画卷,在中华大地徐徐展开。
  传承:“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精神支撑”
  2020年9月28日,考古,这门略显高冷的学问,走进了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课堂。
  讲解人陈星灿,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重大项目专家。在6天前召开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同包括陈星灿在内的发言代表们进行了深入交流。
  “学习的主题是我国考古最新发现及其意义。”陈星灿回忆说,总书记对许多考古项目都十分关注,并对做好考古和历史研究工作提出要求,其中之一便是“要做好考古成果的挖掘、整理、阐释工作”。
  亘古星宇下,敦煌莫高窟静立千年。
  游客们来到洞窟前,拿起手机、打开AR地图,便能看到九色鹿从壁画中“飞身而下”。这种利用科技手段展示文化价值、多渠道感知敦煌文化的做法,让人惊喜又兴奋。
  “把莫高窟保护好,把敦煌文化传承好”——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时时回响在敦煌人耳畔。
  2019年初秋,河西走廊金风送爽。
  从北京乘机抵达敦煌市,习近平总书记即前往莫高窟,考察了解莫高窟历史沿革和文物保护研究情况。
  在敦煌研究院同有关专家、学者和文化单位代表座谈时,他对“研究和弘扬敦煌文化”提出具体要求:“要揭示蕴含其中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和文化自信,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精神支撑。”
  这不仅是对敦煌人的期许,更是对全国文物工作者的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博物馆热”不断升温,考古成果和历史研究成果的创新传播吸引着人们重新认识中华文明的灿烂。
  “十三五”期间,全国博物馆每年举办展览2万多个;《如果国宝会说话》等文博类电视节目广受好评,《全景故宫》《全景兵马俑》等一批数字全景展厅项目让观众在家中“漫游”文化遗产地;346万件可移动文物数据信息向社会开放,文创产品引领“国潮”消费新时尚……
  “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76.7万处不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国有可移动文物,星散在广阔中华大地上、绵延于岁月长河中。这些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正为亿万中华儿女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来源:人民日报
责编:薛睿杰


【要闻】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全文)
【要闻】掀起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热潮,蔡奇主持召开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会
【要闻】中共北京市委办公厅发出通知 要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聚焦】全国人大官微重点报道:为生态涵养区立法 守护首都“后花园”
【聚焦】新征程上,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

【聚焦】习近平的小康故事|“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聚焦】 网上12345半年受理诉求65万件——接诉即办”向互联网拓展并不断优化服务
【特别关注】今日“七七”,不能忘却的血与泪!北京城难以磨灭的记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